智能燃氣計量整體解決方案
- 智能燃氣綜合方案設計原則
簡而不凡
簡單的方式解決:抄表、收費、控閥、調價、表務管理。
費用安全
表計不存“錢” ,后臺系統計算費用,避免財務風險。
兼容性
兼容燃氣公司原來的系統,統一管理平臺。
功能拓展
氣價調整,氣費催繳,故障診斷,網銀收費
系統構成
智能燃氣綜合方案由智能燃氣表、采集器、集中器、遠程網絡、計量信息平臺等五層逐級傳遞,構成Firstt Smart Gas燃氣計量綜合解決方案。
系統特點
1、智能集中抄表
2、遠程數據傳送
3、設備故障診斷
4、用氣量異常報警
5、自動生成報表
6、燃氣氣價調整
7、銀行聯網收費
直讀式智能線遠傳燃氣表
技術特點:
安全
表計的電子部分平時不工作,讀表瞬間由集中器或抄表機通過總線提供24V直流電,內部不設電源,避免了傳統方式因電源或電池故障造成的漏計現象;因平時不數脈沖,整機故障率和功耗得以降低,使用壽命更長。
穩定
采用光電直讀技術,直接讀取表計的計度器碼盤數字即“窗口值”,表內無需設置表底數、表常數等參數,無需存儲數據,不存在累計誤差,實現了“讀表”,結束了累計脈沖、換算數值的歷史。
直讀式無線遠傳燃氣表電子部分與表計內的計讀器等裝置沒有機械接觸,不影響計量精度,在復雜的使用環境下能夠穩定準確地實現計量。
省時、省力
基于M-Bus抄表系統,從而不再需要工人去逐家抄表,節省人力成本,節約時間。通過加裝采集器,集中器等物聯網技術,可實現智能化、物聯網、互聯網綜合一體。
控制功能
可根據需要在表計上安裝內置或外置閥門等控制裝置,通過自動抄表主站或抄表機實現遠程控制。
缺點:
需要布線 (與開發商協商解決,可分明裝和暗埋兩種布線方式)
無線智能燃氣表
優點:
自動路由:系統自組網、自愈合。
傳輸距離:空曠地有效距離>1200m。
功耗低:發射電流< 40mA;接收電流< 20mA;休眠電流< 10uA
施工方便:無需布線,適用于燃氣表改造實現物聯網
缺點:
干擾問題:抗干擾能力弱,對表具的安裝位置有要求
電池問題:電池更換給客戶帶來不便
四種燃氣計量解決方案
無線智能表-手抄器采集
有線智能表-手抄器采集
燃氣計量信息平臺綜合解決方案(有線/無線)有線智能表-手抄器采集
于每棟樓層底部安裝數據采集箱,具體安裝位置需于開發商協商。抄表人員抄表時對采集箱內的通道識別器通接通移動直流24V電源后,使用手持抄表器采集數據。平均時間1秒/戶。抄表機采集的數據可與燃氣公司的系統作對接后,可實現數據自動上傳,節省手動輸入的繁瑣,避免出錯。無線智能表-手抄器采集
抄表人員在樓宇外通過Pad喚醒表具后實現表具的數據采集。抄表機采集的數據可與燃氣公司的系統作對接后,可實現數據自動上傳,節省手動輸入的繁瑣,避免出錯。
系統界面
基礎信息界面
收費系統界面
用戶聯絡界面
故障報警界面
數據管理界面-小區
數據管理界面-樓宇
隨著氣、水、熱能等計量管理網絡的應用和城市節能減排需求的發展,國外以電力系統的計量架構(AMI)為原型開發出能夠應用于燃氣、水和熱能的智能網絡。
根據清潔能源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到2016年歐美智能燃氣表的總裝機量將達到3630萬只。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仍然面臨諸多的障礙,包括相關技術規范、通訊協議、收費政策、表具改造等方面,還需要時間解決。
目前,中國使用燃氣的人口數量≥3億,燃氣表的年供應量在2000萬只左右。
智能能源網已經列入國家“十二五”戰略規劃。如今我們把智能燃氣網絡作為智能能源網建設的突破口,因為“燃氣網資產的控制權一般由地方政府掌握,有利于形成以城鎮為中心的能源改革格局”。
自進入城市智慧燃氣行業以來,緊密關注前沿科技,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開發出以智能化、物聯網、互聯網為一體的燃氣計量綜合解決方案,為智慧化城市的建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